
關(guān)于魯迅座右銘60句
青年應(yīng)當天真爛漫。下文是小編特意為各位讀者收集的魯迅座右銘,一起來欣賞吧。
1、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
2、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qū)。
3、那唯一的盆景萬年青的闊葉又已消失在昏暗中,破絮一般的白云間閃出星點,黑暗就從此開頭。
4、然而一個小的和一個老,一個死的和一個活的,死的高興地死去,活的放心地活著。說誑和做夢,在這些時候便見得偉大。所以我想,假使尋不出路,我們所要的倒是夢。
5、現(xiàn)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制造許多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要適如其分,發(fā)展各各的個性,這時候還未到來。
6、人們因為能忘卻,所以自己能漸漸地脫離了受過的苦痛,也因為能忘卻,所以往往照樣地再犯前人的錯誤。
7、今日文學(xué)最巧妙的有所謂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派。這一派在五四運動時代,確是革命的,因為當時是向"文藝載道"說進攻的,你是現(xiàn)在卻連反抗性都沒有了。不但沒有反抗性,而且壓制新文藝的產(chǎn)生。對社會不敢批評,也不能反抗,若反抗,便說對不起藝術(shù)。故也變成幫忙加幫閑。
8、到民眾中去進行文化改革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眾的心,設(shè)法利導(dǎo),改進,則無論怎樣的高文宏議,浪漫古典,都和他們無干,僅止于幾個人在書房中互相嘆賞,得些自己滿足。
9、我來廈門,雖是為了暫避軍閥官僚"正人君子"們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幾時,及有些準備,不料有些人遂以為我被奪掉筆墨了,不再有開口的可能,便即翻臉攻擊,想踏著死尸站上來,以顯他的英雄,并報他自己心造的仇恨……但無論如何,用這樣的.手段,想來征服我,是不行的,
10、我以為國民倘沒有智,沒有勇,而單靠一種所謂"氣",實在是非常危險的。
11、要進步或不:退步;總須時時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異域,倘若各種顧忌,各種小心,各種嘮叨,這么做即違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終生惴惴如在薄冰上,發(fā)抖尚且來不及,怎么會做出好東西來。
12、將文章當作古董,以不能使人認識,使人懂得為好,也許是有趣的事罷。但是,結(jié)果怎樣呢?是我們已經(jīng)不能將我們想說的話說出來。
13、批評者有從作品來批評作者的權(quán)利,作者也有從批評來批判批評者的權(quán)利。
14、現(xiàn)在很有懂得理論,而感情難變的作家。然而感情不變,則懂得理論的度數(shù),就不免和感情已變或略變者有些不同,而看法也就因此兩樣。
15、不"打落水狗"是誤人子弟的。
16、想有喬木,想看好花,—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痉怯型敛豢?,正同拿破侖非有好兵不可二樣。
17、老大的國民盡鉆在僵硬的傳統(tǒng)里,不肯變革,衰朽到毫無精力了,還要自相殘殺。于是外面的生力軍很容易地進來了,真是"匪今斯今振古如茲"。
18、反對教師無端使勁,像填鴨似的來硬塞學(xué)生。
19、這拉纖或把舵的好方法,雖然也可以口談,但大抵得益于實驗,無論怎么看風看水,目的只是一個:向前。
20、凡作者,和讀者因緣愈遠的,那作品就于讀者愈無害。古典的,反動的,觀念形態(tài)已經(jīng)很不相同的作品,大抵即不能打動新的青年的心(但自然也要有正確的指示),倒反可以從中學(xué)學(xué)描寫的本領(lǐng),作者的努力。
21、罵人是中國極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罵而沒有知道何以該罵,誰該罵,所以不行?,F(xiàn)在我們須得指出其可罵之道,而又繼之以罵。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罵而生出罵以上的事情來的罷。
22、不應(yīng)該隨和……會隨和的,只有和事老。但這不隨和,卻又并非回避,只是唱著所是,頌著所愛,而不管所非和所憎;他得像熱烈地主張著所是一樣,熱烈地攻擊著所非,像熱烈地擁抱著所愛一樣,更熱烈地擁抱著所憎——恰如赫爾庫來斯(Hercules)的緊抱了個巨人安太烏斯(Antaeus)一樣,因為要折斷他的肋骨。
23、倘用暗殺就可以把人嚇倒,暗殺者就會更跋扈起來。他們造謠,說我已逃到青島,我更非住在上海不可,并且寫文章罵他們,還要出版,試看最后到底是誰滅亡。
24、"秘"是中國非常普遍的東西,連關(guān)于國家大事的會議,也總是"內(nèi)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
25、"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的,容易停滯。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干;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用功。要不然,輸出多而輸入少,后來要空虛的。
26、至于人物,則一者因為基本練習(xí)不夠(如素描及人體解剖之類),因此往往不像真或不生動,二者還是為了和他們的生活離開,不明底細?!冗@缺點,我看一是要練習(xí)素描,二是要隨時觀察一切。
27、我的雜感集中,《華蓋集》及《續(xù)編》中文,雖大抵和個人斗爭,但實為公仇,決非私怨,而銷數(shù)獨少,足見讀者的判斷,亦幼稚者居多也。
28、我向來的意見,是以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卻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許倒成為更加勇猛,更無掛礙的男兒的。
29、將文章當作古董,以不能使人認識,使人懂得為好,也許是有趣的事罷。但是結(jié)果怎樣呢?是我們已經(jīng)不能將我們想說的話說出來。韓愈蘇軾他們,用他們自己的文章來說當時要說的話,那當然可以的。我們卻并非唐宋時人,怎么做和我們毫無關(guān)系的時候的文章呢。即使做得像,也是唐宋時代的聲音,韓愈蘇軾的聲音,而不是我們現(xiàn)代的聲音。然而直到現(xiàn)在,中國人卻還耍著這樣的舊戲法。
30、說到中國的改革,第一著自然是掃蕩廢物,以造成一個使新生命得能誕生的機運。
31、幻滅之來,多不在假中見真,而在真中見假。
32、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為涂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正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了然了,因為他們究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33、人固然應(yīng)該辦"公",然而總須大家都辦,倘人們偷懶,而只有幾個人拼命,未免太不"公"了,就該適可而止,可以省下的路少走幾趟,可以不管的事少做幾件,自己也是國民之一,應(yīng)該愛惜的,誰也沒有要求獨獨幾個人應(yīng)該做得勞苦而死的權(quán)利。
34、名聲的起滅,也如光的起滅一樣,起的時候,從近到遠,滅的時候,遠處倒還留著余光。
35、我想,普遍,永久,完全,這三件寶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過也是作家的棺材釘,會將他釘死。
36、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37、作為缺點較多的人物的模特兒,被寫入_部小說里,這人總以為是晦氣的。殊不知這并非大晦氣,因為世間實在還有寫不進小說里去的人。倘寫進去,而又逼真,這小說便被毀壞。譬如畫家,他畫蛇,畫鱷魚,畫龜,畫果子殼,畫字紙簍,畫垃圾堆,但沒有誰畫毛毛蟲,畫癩頭瘡,畫鼻涕,畫大便,就是一樣的道理。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譏諷又不過是喜劇的變簡的一支流。
38、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xiàn)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39、一切事物,雖說以獨創(chuàng)為貴,但—中國既然是世界上的一國,則受點別國的影響,即自然難免,似乎倒也無須如此嬌嫩,因而臉紅。
40、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41、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2、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diào)子。
43、將來現(xiàn)在將來,于現(xiàn)在有意義,才于將來會有意義。
44、應(yīng)做的功課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yè)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
45、什么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46、金子做了骨髓,也還是站不直。
47、你看,那時我們預(yù)想的,可有一件如意。
48、有生之年,能改變多少是多少,總之在努力,就盡量獻出自己的價值。
49、人不能將別人都作壞人看,能幫的也還是幫,不過最好是量力,不要拼命就是了。
50、青年們先能夠?qū)⒅袊兂梢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我的真心的話發(fā)表出來。
51、咱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我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我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52、巨大的建筑,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
53、時間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擠,總還是會有的。
54、唐朝人早就知道,窮措大想做富貴詩,多用些"金""玉""錦""綺"字面,自以為豪華,而不知適見其寒蠢。真會寫富貴景象的,有道:"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全不用那些字。
5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56、我很早就希望中國的站出來,對于中國的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
57、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58、失掉了此刻就等于沒有了未來。
59、偉大的后果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古跡就可以締造出來。
60、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可以或許載著不驕傲的人前進。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