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弟子規(guī)》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讀了前五課,主要講怎樣孝敬父母和如何做人的道理。
從我讀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說人生下來它的本性是善良的。然而他們之后巨大的不一樣與差異是后天所構成的。沒有那個人生來是壞人。只是正因個人的貪圖享樂,經不住世俗的誘惑才迷失了方向。
也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好好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與人相處是要誠信
我十分喜愛這本書。
今天學弟子規(guī)的兩句是:“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大概意思是:晚上要遲些睡,早晨要早早起,多空出些時間,多讀書,多做有益的事,人生很短暫,我們要珍惜時間,老了才不會后悔。我以后早晨要早早起,多讀書,不貪玩,好好學習。
今天,我聽了錢老師講弟子規(guī)里的入則孝——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我覺得我自己做的不太好,應該改正。媽媽喜歡把家里弄得很整齊,可是我喜歡做手工,總是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我以后一定記得自己收拾,不再讓媽媽生氣了。
爸爸最討厭我把鞋子亂扔,我以后一定記得回家就在門口換好鞋。我經常貪玩,忘了喝水,就生病了,讓爸爸、媽媽替我擔心,往后我肯定記得喝水。
我在寒假期間讀了《弟子規(guī)》。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的時候,我感覺到:當父母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但是昨天的時候我在姥姥家,爸爸打電話讓我回家修改寒假作業(yè),我沒有聽爸爸的話,不想回去。因為我在姥姥家和舅舅家的小弟弟玩兒得正高興,所以我不想回家。爸爸生氣了,后來我想到了平常讀的弟子規(guī),“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的那句話,又給爸爸打了電話,我告訴爸爸我回去。今天我看到了爸爸給生病的爺爺和我洗澡,我想長大以后,也幫爸爸媽媽洗澡。同學們,你們說這樣做對嗎?
《弟子規(guī)》是圣人給兒童定下的規(guī)矩,很多不過是一些我們平常孝順父母做的事。
“入則孝,出則弟,講了在家要孝順出外要敬愛兄長。講父母要你做什么事你就迅速去做,不要慢慢吞吞,兄弟之間不要爭吵打鬧,要友好和睦。
“謹而信”講了要珍惜時間,要早起晚睡,不要老了才后悔沒珍惜時間。要搞好個人衛(wèi)生,把物品整理好。不要亂傳話,也不要輕易答應別人……
學《弟子規(guī)》,做一個尊敬師長、誠實守信的人。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弟子規(guī),這弟子規(guī)關于到我們的'成長。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這一句,我知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以前我總和妹妹打架,現(xiàn)在學習了弟子規(guī),我和妹妹如果要打架,我總會讓著她。
再比如衣貴潔,不貴華。我知道衣服不再于華麗不華麗,而再于干凈不干凈,我以前老是穿漂亮的衣服,沒過幾天衣服就臟了,現(xiàn)在我穿上干凈整潔的校服,也很漂亮。
弟子規(guī)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弟子規(guī)伴我成長。
自從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這本書中每個精簡的字句都概括出一個人生道理,對于初入學校的孩子來說,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
讓我們從中學習待人接物的禮節(jié),尊重師長的禮貌及言行,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讀好書,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這本書可以使孩子的一生受益匪淺,這本書也可以說是我們人生起步的風向標!
老師今天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就是讓我們背弟子規(guī),我背的那幾句弟子規(guī)是:“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guī),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敝鴥删湓挼囊馑际?,別人相勸你們兩個人的品德就都提高了,相反,如果你看見別人犯錯你不管,那么你們兩個的品德都會降低。第二句話的意思是,你付出和收入的意思你一定要懂,你要貢獻得多,收獲的少。
這使我受益匪淺,我以后要好好的學習弟子規(guī),多學知識,讓我的得學和品行還有素養(yǎng)得到提高。
大智若愚,一個人要先學會老實,再學靈活。說一條,做一條,這樣學問才會有成就。反之,則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正如老師說的:“做學問也一定要先扎根基”。就猶如蓋樓房,地基越深,樓房蓋的越高,越堅固。
但,抉擇錯誤,努力白費。因此,我們選擇“精神食糧”時更要慎重,不僅要有主次之分,更要有先后順序。正所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有人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兜茏右?guī)》就是做人做事根本中的根本,它注重的就是力行,在生活中實踐和體驗。
這就是為何它能成為國學入門必修經典,并作為我們普賢國學幼兒園的第一本教材。如果根基沒扎好就讀四書五經,孩子讀越多就越會跟生活脫節(jié),只會長養(yǎng)他的傲慢之心。
蔡老師講到了,作為老師和父母我們要學一句做一句,與孩子們一起學習。把好學的精神演給孩子們看。我們班的禮貌這段時間做的不好,作為帶班老師我要懺悔,沒有做好身教。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以后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老師對生命的認知和高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師哉,師哉,童子之命也。作為老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弟子規(guī)》。
這本書分為幾個段落,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悌、次謹信、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不同的方面,告訴我:做人要懂得尊敬長輩、誠信對人。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必須在幼小的時候培養(yǎng)?!兜茏右?guī)》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除此之外,它又教給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而且要做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學習《弟子規(guī)》,我想這不僅是一個提高人修養(yǎng)的過程,而且更是一個讓人思想升華的過程。要學會愛周圍的每一個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得以發(fā)展。
從當下出發(fā),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做一名點燈人。
蔡老師講到了五倫關系。五倫關系中,夫婦有別,尤為重要。夫婦關系處好了,其他四倫也會相處很好。夫婦之間感情,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我曾經認識一個20多歲的女孩,按照她的年齡正是談男朋友,但是她就是不想談男朋友。
在一次聊天中,她說:“我父母在我小的時候,就開始吵架、打架,現(xiàn)在老兩口都50多歲了,還會經常吵架。讓我對婚姻有恐懼感。我不敢談男友,不敢結婚?!笨梢姺驄D關系不和諧,對孩子造成多大傷害。希望這個女孩能早日走出陰影。能早日找到她自己的幸福未來!希望更多人能走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身心和諧,家庭和睦,幸福美滿,安康吉祥!
今天,我背誦了《弟子規(guī)》“出則悌”中的另一句: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后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論在用餐時或者就坐、行走時,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都應該年長者優(yōu)先,年幼者在后。
在我們生活中就應該這樣謙讓,如果你年幼就應該尊敬長者,讓長者優(yōu)先,如果你年長就應該處處讓著自己的弟弟妹妹,保護他們。
我就有個妹妹,不過我有時愛和她搶東西,欺負她,我以后一定要改正,按照書上的做,讓著妹妹。
這些不是說說就算的,我一定會照做的。
讀[弟子規(guī)],它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妹。讀[弟子規(guī)],它讓我們學會做人言行要謙虛,做人要誠實守信。要求自己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我讀到[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的時候,老師解釋句子的意思是‘學習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同時注意改正自己的缺點?!?/p>
小的時候,我非常不懂事?,F(xiàn)在,我知道什么叫做懂事。因為除了虛心聽取老師的教導,我還在一年級起就學習了《弟子規(guī)》。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去別人家的時候,我看見了一直喜歡的游戲卡,我就忍不住偷偷拿走了。藏在了我家的院子里。第二天媽媽看見了。媽媽說:“你為什么拿人家的東西?趕快還給人家。偷拿人家的東西是很丟人的事情!再這樣媽媽就要教訓你了!”從此我決定要改正不拿別人的東西的缺點,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現(xiàn)在我已經知道了什么“事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蔽也荒茉賮G自己的人,丟媽媽的臉。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