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過年日記三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年日記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fēng)。我的家鄉(xiāng)在朝陽的一個小山村,那里過年的習(xí)俗很有趣,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我的家鄉(xiāng),除夕那天,我早早起床,幫爺爺爸爸貼春聯(lián),掃院子,掛紅燈籠。奶奶和媽媽準(zhǔn)備豐富的中午大餐。
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總要包幾枚一元硬幣,如果誰吃到這枚硬幣,就意味著誰會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風(fēng)順。五六歲的時候,在包餃子的時候,我會偷偷地瞄著那幾個硬幣,只要它被放進(jìn)餃子里,我就會在那個餃子上偷偷地弄上一個小“尾巴”,在餃子煮熟了之后,我就能輕而易舉地吃到它。這樣那一元錢就是我的了?,F(xiàn)在我長大了,我知道用筷子試探餃子,如果餃子的肚子有硬東西,我就會把這個有特殊意義的餃子讓給爺爺奶奶吃。
在吃完飯后,我們?nèi)冶汩_始看電視,等到十一點鐘,全村就開始放鞭炮。爺爺把一掛大鞭和禮炮擺在小院里,用柴火點起一堆篝火。頓時,小院里亮成了白晝,全村的人鞭炮齊鳴,禮炮在空中炸響,變成五顏六色的花朵,十分壯觀。
放完鞭炮,我們就開始各處祭神。我們一家五口,拿著紙、香。我提著小燈籠,媽媽端著餃子湯,在院子里的雞窩、井、豬圈等等地方燒紙磕頭,澆上餃子湯。雖然有點迷信,可是爸爸說這是一種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我理解是過年了,神也要吃好喝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餃子,吃完飯,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
這就是我們家過年的習(xí)俗,你覺得有趣嗎?
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來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飯,隨后便是孩子們的自由時間了,桌上擺好糖果、水果和各類糕點,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氣洋洋,其中當(dāng)屬孩子最歡喜,因為可以靠幾句甜言蜜語換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壓歲錢。如果你問他們明天的愿望,應(yīng)該就是多來點拜年的了。
除夕對于我來說應(yīng)該是快樂的,但是守歲這一著卻不是我能接受的,聽完倒計時的鐘聲,剛想閉上眼睛睡個好覺,窗外就“劈里啪啦”地響起了禮花聲,弄得人睡意全無,卻又筋疲力盡。
正月初一的習(xí)俗近年來越發(fā)平淡了,一家人睡到太陽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飯,便上街閑逛。街上的商鋪為了在新年的第一天從人們的口袋里弄到更多的進(jìn)賬,不惜破壞正月初一關(guān)門停業(yè)的老規(guī)矩,大張旗鼓辦起了“新年大甩賣”之類的活動,雖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過年的食物儲備、購買新衣提供了相當(dāng)?shù)谋憷?,但是我并不喜歡這樣??偟膩碇v,新年里沒有逛廟會之類的活動,確是可以用單調(diào)無味來形容。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實在是在閑得無事中閃過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才有些意思。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從種類上分,可分為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最近市場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菜餡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記憶中,元宵節(jié)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前幾年元宵的晚上,還可以看見大人們領(lǐng)著小孩提著明瓦的燈籠逛游,如今卻難以見了,見此情景,我不由得嘆道,富有民族特殊的傳統(tǒng)文化這正在消失??!
春節(jié)迎著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yuǎn)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jié)那些日子是怎么過的.,每當(dāng)想起它,我仍不禁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嘆!
昨天晚上,外婆打電話叫我們?nèi)ミ^年,她說:“過年和買新房子一起請客。”于是我一大早上就起床了,我和媽媽坐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我急急忙忙的跑到外婆的新房子,好漂亮!它是三室一廳的,什么都是新的,我最喜歡的就是窗簾,臥室的窗簾是我最喜歡的粉色,它看上去是那么的溫馨,如果在這兒睡一覺,會做美夢的。
我正在觀賞著新床,媽媽卻叫我吃飯了,于是我便和我的表妹去吃飯了,我們兩在一起吃飯,我們吃了臘肉和香腸。嗯!真香!這可是我今年第一次吃喔!外婆做的菜太好吃了,本來我就吃飽了,可我又吃了很多,最后我的肚子都快撐“爆”了。
吃了飯,我和表妹就到街上玩了,我請客,給她買了一顆棒棒糖,我也買了一顆,我們嘴里含著棒棒糖,手牽手的到處看,看看這兒,再望望哪兒!真像是“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