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五年級單元作文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單元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單元作文 篇1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我很想念家鄉(xiāng),決定回去看看。
剛踏進小區(qū),一位美麗端莊的小姐笑著迎上來:“先生,您好!請問您是來探親的嗎?我查了小區(qū)常住人口的資料,沒有查到您的信息?!蔽倚念^一震,這小姐怎么知道得如此之多,簡直堪比派出所查戶口??!正巧,隔壁王阿姨路過,笑著解釋:“這是一個機器人,它的眼睛就像掃描儀,只要看你一眼,它就會識別出你的身份。它這是在為我們小區(qū)保駕護航呢?!蔽翌D時恍然大悟。
“兒子,餓了吧?這些年我的廚藝可是大有長進?!蔽覀冏哌M廚房,只見她按了綠色按鈕,機器人從柜子里走出來開始工作。媽媽在廚房的屏幕上輸入“宮保雞丁”幾個字,機器人就一手持勺,一手顛鍋,忙開了。連鹽、味精都是準確計算過,不咸也不淡。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飯菜就出鍋了。有了這智能廚房,媽媽就輕松多了,簡直“坐享其成”??!
吃完飯,我來到臥室休息。床底安裝了地震敏感器,如果地震來臨,就會發(fā)出警報,我們可以第一時間逃離。我躺在床上,在遙控器上輸入“大自然”,天花板就像手機屏幕一樣,自動切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壁紙,令人心曠神怡。床的右側,立著一排衣柜。只要說一聲“我要參加生日派對”,它就會為你自動搭配衣服。再也不用為穿衣發(fā)愁了。
我醒了,原來這只是一個夢。也許未來并不遙遠,可能就在明天。
五年級單元作文 篇2深冬,蕭瑟的天氣。走在喧囂的大街上,身上卻微微冒著點熱氣。也許是因為激動,或許是別的什么,腳步總因此而顯出一種輕盈與活力。景區(qū)入口,人群麋集,大家都鬧哄哄地往里去。正四下吵嚷著,我突然感覺有那么一瞬間,人群倏地便靜下來,宛如那湉湉的湖面,靜靜地沒有一絲漣漪。
順著大家的視線,我抬起頭,眼前一幅巨大的畫像,那繪在景區(qū)入口廣場一側墻壁上的半身人像,似乎帶一點深沉地朝我凝視。那面容是每一個步履匆匆的游人都需仰了頭,深深膜拜的。只聽一個小孩子興奮地叫喊著:“快看!那畫在墻上的可是魯迅??!”
那可不就是魯迅么。我站在他面前,仰頭去看他的眼睛。世界于是安靜了。街面的喧囂,車鈴的尖銳,游人的吵鬧,似乎都聽不見,尋不著了。我眼前那雙眼,那雙深沉的帶著些許悲憫的眼睛,悵然地遙望著遠方。我不明白,那流露出讓全世界都駐足凝望的眼神的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無法知道,也無從明白。只是當所有游人經過此地,他們總會停下匆忙的腳步,駐足觀望——這是一位不得不使他們仰止肅立的人。
魯迅原姓周,名樹人。自小便生活在紹興。紹興是一座水城,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譽。在魯迅故里的一條小巷中,便有一條曲曲折折的河道,放眼望去,水清淺得很。岸邊是幾棵蔥郁的樹,難得的,冬天也是這樣芊眠的綠。而兩邊粉墻黛瓦的人家,供漁婦洗衣的水碼頭,都伴著詩意一同織入那夢境中去。年少的魯迅生長在這樣的水城,感受水鄉(xiāng)的靜謐與楊柳依依的風情。也許便是這水鄉(xiāng)的靈氣,滋哺了魯迅吧。
魯迅少時家境還未衰落,周家的幾座府邸便可看出周家興盛時的景況。周家老臺門是周家在紹興的第一座處所,后來又購得周家新臺門。魯迅便是在新臺門出生的。
我們先去拜訪了老臺門。沿景區(qū)大街向里走,不出幾十米,就到了老臺門了。所謂“臺門”,我似乎確鑿曾聽導游介紹過,不過卻已忘了。也許便是對府邸的稱呼吧。
走進去,迎面的便是一道長長的廊。廊左邊只是一溜兒空閑的屋子,現在是已一并做了墻壁了。而右邊的臺階下也仍是屋舍,不過其中總漏下一段空隙,像是特為其中那些矮松或臘梅留下的。站在這邊,遠遠望去的也還是房屋,一時只感覺四處都是房屋在朝我擠壓過來了。也許童年的魯迅在此玩耍,當他抬起頭,看那終日都圍立四周的建筑,是否也會感到一絲壓抑與煩悶呢?
周家老臺門便是江南傳統的官宅。不過很多堂前屋中的器皿擺設,都因種種原因而一去不復返。如今我們所看到的,便是一幢空落落的屋子罷了。
轉過老臺門,這便到了魯迅故居,我們都稱之為周家新臺門。魯迅少年時的生活,便一幕幕像畫卷一樣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來。
新臺門依舊很講究,有廳有室。估計是受小學課本的影響吧,書中出現的屋舍場景我格外關注感興趣。眼前便是一間小小的昏暗的廚房,這與剛剛在老臺門所見的廚房似乎一般模樣,不過便是小些了。廚房,這般稱呼似乎并不雅致,照舊時說法便呼之為“灶間”。廚房西北角是一口三眼大灶,那熱騰騰的飯菜便是從這三個圓坑中炒制的?鄉(xiāng)下爺爺家至今還用這樣的灶燒飯。往往灶下是一堆引火用的麥秸,等爐火旺了,鐵鏟在冒著熱氣的灶內翻炒幾下其內的飯菜,菜肴便可上桌了。我曾吞咽著爺爺用大灶煮的青菜炒飯,那青瑩瑩的菜葉和清淡的香氣,都是電飯煲煲不出的滋味。我叫著:“再來一碗!”那灶間的三口大灶,更勾起了鄉(xiāng)下菜飯的美好記憶。
就是多年前的一天罷,那個“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的閏土,便和當年的迅哥兒在這里相識。兩個年齡相仿的小伙伴,剛剛碰頭將是一幅多有趣的情形!我仿佛看見圓臉的閏土從灶后探出腦袋,分外透澈的眼睛怯生生地看向魯迅。也許那日陽光正好,緞子般的日光從窗罅間篩下一嘟嚕一嘟嚕圓圓的光影,點亮了灰暗的灶間,抹亮了所有的房內的一切,也映亮那一雙黑瑩瑩的眼。幾聲清朗的鳥啼,伴著庭間微微搖曳的老樹的背影,一同沉浸在那日如金的日光下——這或許僅僅只是一番想象罷了,但為何眼前卻真真切切出現他們被陽光照得透澈的笑顏?
吵鬧聲漸漸遠了,閉了眼,向后仰去,想起了魯迅筆下那一切美的人和美的事。也許便是童年的這段回憶,如一陣渺遠的琴聲般浮現于魯迅的記憶之上,于是在他筆下,諸如閏土、捕雀等那些渺小的人渺小的事才得以展現否?魯迅的回憶類文章有童年的味道。
緊跟著是窄小的過廊。廊盡處,便得一室,室有小門,仿佛若有光。復前行,原來是間極素雅樸實的臥室。室內中央置一紅木雕花床,靠床的墻壁上,掛一張魯迅的相片,不難看出這間臥室的主人??磕厦娴拇跋略O一桌一椅,魯迅的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便是在此寫就。寫作并不需太多鋪墊,也許只要一支筆,一張紙,足以開始一場旅行。魯迅的寫作歷程,或許便是從這極普通的長桌上開始的呢。我凝視著他,如同面對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幾十年了,這老桌就靜靜擱在這一方小室。
這臺門,曾是魯迅兒時的一整個世界。所以當魯迅先生晚年時,仍對這樂園深深地眷念。每一位到此游訪的旅人,大概都讀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吧。就是這篇小散文讓一個普通的荒蕪小園譽滿全世界,成了文學愛好者們心中朝拜的圣地。觀了魯迅臥室,再向宅深處走去,便就是百草園了。
百草園,仍是帶著冬日的空曠與疏朗 ……此處隱藏1740個字……想壽鏡吾老先生教給少年魯迅的不僅只是知識,其方正嚴謹的品行也給魯迅留下深刻的記憶。沒有壽老先生的指點與教誨,怎可成就一代文豪?
壽老先生的四周便是學生們的桌椅,魯迅的座位設于書屋的東北角,正是同窗們的打鬧也影響不到的清靜地兒。魯迅在此讀書、習字,也曾在先生讀書正興之時,帶著兒童特有的狡猾偷偷在桌下影描繡像。便如魯迅回憶時戲言,自己書沒讀成,畫卻不少了。其實,魯迅讀書乃是用功至極,并不像他所言如此的頑皮與淘氣。我們參觀魯迅博物館時,展廳內有他幼年讀過的很多小說。《西游記》《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論語》等,還有我們以深奧為由從未涉足的《紅樓夢》,都在魯迅的書單內。是啊,所讀書物越多越雜,才能得以使眼界更為開闊,所得知識更為豐富,思想也會日趨成熟。幼年深厚的讀書基礎培養(yǎng)了魯迅豐實的文學底蘊與人文情懷。在魯迅的一生中,讀書是必不可少的學習。但試想和當年魯迅年紀相仿的我們,卻到底為何而奔波?時間的匆忙,浮躁的心靈使我們無法靜下心品一本好書。
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不過相較百草園要小得多。課后閑余,同窗們便相伴著到小園玩耍。小園四面的墻已被厚厚的苔蘚染上了斑綠,瞇起眼,那白墻上的線線綠意像絲錦上錯綜復雜的紋理。園內有一株老梅,此時已開出星星點點的臘梅花了,盡管天氣仍有些凜冽,看著這明黃的臘梅鬧哄哄地舉在半空,卻總覺得春天來了。這臘梅開得這樣早,便是早早地慶祝春天的到來吧。
魯迅的書桌上也刻著一個這樣的“早”字。
魯迅父親生病臥床,魯迅每日都需拿了東西去當鋪換些錢來,再去藥鋪給他久病的父親買藥去。一日未尋著醫(yī)生所開藥方中的一味藥引,魯迅急得各處奔走。等他趕回三味書屋,一向準時的魯迅遲到了。壽鏡吾老先生很嚴厲地與魯迅道:“以后要早到!”魯迅并沒有為自己辯護——盡管他本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出原因。他默默回到座位上,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我們仍可從魯迅的書桌上辨別出這有點歪歪扭扭,稍顯稚嫩但不失剛毅的字。盡管歲月的侵蝕已使字跡模糊不堪,但那個勤奮的少年的影子,似乎仍可略窺其端倪。至此往后,魯迅從未遲到,那小小的“早”字,讓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也鼓舞了千千萬萬大眾。
滯留園中,浮想聯翩。頑童們趁壽老先生不留意,便相約著溜進后園玩耍。在那個狹小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新鮮而有趣的。攀上梅樹折一枝兒臘梅,捉一只蒼蠅用其喂螞蟻,都是極快活的樂事兒。就算是蜷在花壇一隅,癡癡地望天空,心境也是舒暢與明朗的。只是諸多的同伴涌進園內,難免會被先生察覺,于是屋內傳來壽鏡吾老先生的吆喝:“人都到哪里去了?”倘若是一個晴明的下午,微微的陽光下,竟連這吆喝也是有意境的。孩子們便一個個低著頭走進去,繼而又是一陣讀書聲,像風吹竹林般沙沙地響,也許隔了街道也能聽得出的。但如巨石沉入水底中去,蕩開陣陣漣漪,那波紋一圈圈縮小開去,縮小開去,漸漸便沒了聲響。讀書聲低弱下去,兒童用狡猾的眼光瞧著讀到興致的先生,便在課桌下忙活開了。這又是另一幅景象。只是那生機勃勃的書塾終于冷清了,那屋內院外也許再不會有淘氣打鬧的'聲響了。
后園那株臘梅,搖曳著近乎透明的群花。微風起時,點點隨風搖散,伴沁沁的香。陽光爬滿整處院落,抬首仰望,眼前一片金光閃閃,恰如一個不真實的夢。
五年級單元作文 篇3如果你對我說財富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書籍,我們五彩繽紛的童年,離不開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說起書,很多人都能想到它的好處。讀書可以讓你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當你不開心時,就翻翻書吧!書可以讓你忘記所有的煩惱、憂愁??傊痪湓?,書的好處多得數不清!在我的腦海中,總有一片無邊無際的書的海洋,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的視線,誘惑著我的靈魂,豐富著我的知識,激發(fā)著我的潛能,提高著我的內涵。在這片知識的海洋中,我茁壯成長。在我的理解中,所謂好書應該是能夠反映時代的具有豐富思想內涵、新穎的形式、風格以及精湛獨特的技術語言三者兼?zhèn)涞膬?yōu)秀作品吧。
如彌爾頓所說:一本好書是一個藝術大師寶貴的血液,是超越生命之外的生命。是好書伴我一路同行。叔本華曾說:在一切知識的領域中,人類知識的大部分都是呈現在做為人類文字記錄的紙頁和書籍中。所以我那渴求知識的心靈只有在書的海洋中沐浴才會得到滋潤。我在書中解讀百態(tài)社會、解讀世界風情、解讀古典文化……書是我的精神食糧,我在書中汲取著營養(yǎng),沒有營養(yǎng)的供應,我還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嗎?讀好書時的意境陶冶了我的情操。有時人成功的靈感就產生于良好的情操中。在細雨蒙蒙的午后,讀著冰心清新明麗、雋永含蓄,有行云流水之美的散文,讓心靈在她細膩的筆下輕輕游動,如同班得瑞的音樂在耳旁輕輕奏響;如同露珠在晨光照耀下的美麗,如同山泉悄悄地從心田流過。
這種讀書的意境,是我茁壯成長的氧氣。書引起我無盡的思索,在這種思索中我快樂地成長。好書讓我寫作文時駕輕就熟。能很多同學一提起寫作文就會頭疼,可是我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會。在不斷的閱讀中,我的頭腦中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在寫作文時,我總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寫出令人滿意的作文。好書能讓我調整心態(tài),凈化靈魂。在一個人的成長歲月中,不可能永遠的一帆風順,不可能總是激情滿懷,此時,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人生導師,給我們人生之帆導航。讀一讀老舍先生的那本幽默散文,在他富有個性的語言中領略人生的樂趣;讀一讀那本《讓心靈透透氣》,在美的語境中品嘗自由。看著那些撥動人心靈的文字,親吻著文學的碧波,生活純潔的美、感人的愛展現在我面前。
在此時,我真正地體會到了托瑪斯·肯皮斯的那句話:“我曾四處尋找幸福,其實幸福就是一個人躲在角落里看書?!睍?,你讓我開心,讓我憂愁,和你在一起,讓我的童年生活如此的豐富多彩。你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謝謝你,一路伴我成長。書,像一雙千里眼,讓我們了解世界;書,又像一個時間隧道,帶我們回想遠古,想象未來;書,更像慈祥的知識老人,把深奧的知識傳授給我們。每一本好書都像一位啟蒙老師,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它告訴了我做人的準則,讓我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樹起我人生的奮斗目標?!栋籽┕骱推邆€小矮人》仿佛也把我?guī)У搅四亲∧疚堇?,同時,也告誡我:不能以外貌來判斷人的美和丑;《頭懸梁錐刺股》中的主人公蘇秦激起了我勤學的火花,將來報效祖國;《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看到了她那悲慘的童年生活,使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那種堅強的意志深深地打動了我,教育我要在困難面前樹立信心;一套《中華上下五千年》叢書展示了一部熠熠生輝的中國歷史,讓我看到了我們偉大祖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使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了……
從讀書中,我學到了,要想讀好書,靠的是頑強的毅力、執(zhí)著的熱情,正如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氨鶅鋈?,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笨鬃邮植会尵?,才有“韋編三絕”的故事,中華才有這位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讀書使我快樂,讀書伴我成長。知識是無窮的,學無止境,相信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更重要的是在無止境中去學習。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生命的延續(xù)而不斷延伸,人生沒有完結,學習就不該停止。我們的生命依靠學習不斷地自我完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