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蝸牛日記集合9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蝸牛日記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晚上媽媽做飯洗菜的時候,發(fā)現(xiàn)菜葉里有一只小蝸牛,媽媽拿著小蝸牛,小蝸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動,我找了一個塑料瓶,把小蝸牛放進(jìn)去,然后放了一些水和菜葉子,我在瓶蓋上扎了幾個眼,這樣小蝸牛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小蝸牛的家也就弄好了。我寫作業(yè)邊觀察它的動向,小蝸牛也許想出來,一直往上爬,但看見菜葉它又忍不住停下來,兩個長長的觸角,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回去,還有兩個觸角短短的,不仔細(xì)觀察就看不出來。小蝸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想起一首歌《蝸牛與黃鸝鳥》,對著它我小聲地唱給它聽,希望它能明白這首歌。
小蝸牛真小,背著那重重的殼,能爬的很遠(yuǎn)也可真了不起,雖然它很慢,但是它不懈地努力,最終爬到它要去的地方。
6月8日 星期五 晴
科學(xué)課馬上要講到關(guān)于蝸牛的知識了,根據(jù)鄒老師的要求,今天媽媽給我買了兩只大蝸牛,阿姨家的哥哥又幫我在菜地里抓了9個小蝸牛,我把它們分別養(yǎng)在兩個小房子里。
大蝸牛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固定在腹部上。
這幾天,我就經(jīng)常盯著蝸???。我發(fā)現(xiàn)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jīng)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里,有時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兩只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著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jìn)去吸引它們??伤鼈兙褪遣焕砦遥媸悄盟鼈儧]辦法!
還是小蝸牛有意思!每當(dāng)我把菜葉子放進(jìn)盒子,它們就好像聞到了香味,一波一波歡快地吃起菜來,沒多久菜葉子就被咬了幾個大洞!吃飽后,它們還圍成圈,做起游戲來。
而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疊羅漢了,那次我們給蝸牛清理房子,媽媽就把它們?nèi)堪岬搅艘粡埐徒砑埳希灰粫?,我發(fā)現(xiàn)有四個小蝸牛爬到了一起,還互相疊了起來,嘴中還吐著粘液,把同伴裹了起來。真是太好玩了!
飼養(yǎng)蝸牛的過程很有意思,雖然大蝸牛性格比較“沉默”,小蝸牛相對活潑點,但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我要繼續(xù)觀察下去,讓自己能更了解蝸牛。
星期日,我看了一個動畫片,名叫《疾速蝸?!罚@個動畫片講的主要是:有一天好多只蝸牛在比賽,然后一只藍(lán)色的蝸牛跑的很快,所以最后它勝利了。于是我想,一會兒我也捉兩只蝸牛,再弄好賽道,讓它們比賽,看誰跑得快。
看完動畫片以后,我捉來兩只蝸牛,由于蝸牛跑得很慢,所以我特意選了一段下坡路做賽道,然后我畫上起跑線和終點線,又潑上了點水。我怕我分不清,所以我給它們都起上了名字:一個叫“小明”,另一個叫“小壯”。我把他們的名字用粉筆卸載它們的殼上,我還量了這個賽道的長度,量出來的結(jié)果是30厘米。
比賽開始了,前十分鐘,一只走了十厘米,一只走了九厘米。我又等了十分鐘,它們都走了九厘米,我接著又觀察了近二十分鐘,發(fā)現(xiàn)“小壯”已經(jīng)沖過了終點線,所以最后“小壯”勝利了。
蝸牛比賽真是太好玩了!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養(yǎng)蝸牛?你可能沒有聽說過,但是我家就有幾只蝸牛。
說起這幾只蝸牛,其實是我捉來的。有一次,我下樓去玩,那天剛好下過雨,晴朗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地上爬著幾只蝸牛。我出于好奇,把它們一個個捉了回家。
蝸牛頭部有一對長長的眼睛,如果你細(xì)細(xì)觀察,眼睛里還有一個很小的眼珠。我一碰它的眼睛,眼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縮了回去。哈!真是個膽小鬼!眼睛下面是柔軟的身體,每當(dāng)爬過一個地方的時候,總會留下一種粘粘的液體,我猜可能是它們的記號,吃東西回來的路沿著記號就不會走錯路了。在身體上面,有一個硬硬的殼,蝸牛把它當(dāng)作保護(hù)自己的“盔甲”,常常把身體縮進(jìn)殼里,用來保護(hù)自己。
蝸牛吃食很慢,有一次,我把幾片葉子放在養(yǎng)蝸牛的盆子里,過了幾天,我才發(fā)現(xiàn)上面只有幾個小洞。還有一次,我把蝸牛拿出來看,不料它們都縮在殼里,我開始以為蝸牛害怕,就等它鉆出殼來,可是它們還不出現(xiàn),我以為它死了,正準(zhǔn)備舉行“悼念儀式”。爸爸走過來,望望我,對我說:“在干什么呢?這么認(rèn)真?”我傷心地說:“我的蝸牛死了!”爸爸看看蝸牛,說:“別亂說,它可能在睡覺呢!”剛巧一只蝸牛從殼里鉆出來,我興奮極了,原來蝸牛睡覺是這樣呀!我還以為是死了呢,白嚇了一場。
通過養(yǎng)蝸牛,我知道了蝸牛的外形特點,還知道了蝸牛的生活習(xí)性,當(dāng)然,我可不是不愛護(hù)動物的小朋友,后來,我又將它們放回了草叢,它們本應(yīng)該屬于大自然!
今天,我在奶奶家門前的水池里看到十只蝸牛,我拿來一個臉盤,把蝸牛放進(jìn)去,蝸牛立刻爬了起來。蝸牛爬了一會兒,又排成了“一”字形??粗粗?,我想讓它們變成一隊旅游團(tuán)吧!我把蝸牛放出來,讓一只蝸牛帶頭,接著一只只蝸牛爬了過來,爬了一會兒,它們在“草坪(指平坦的場地)”里解散了,吃著葉片,葉片吃完了,它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高高興興地上路了。走啊走啊走,走到一條“小溪”邊坐“小船”過去,當(dāng)船靠岸的時候,一只蝸牛先掉了下去,我拿起它,把它放到岸上。它們休息了一會兒,又開始了它們的旅游。它們走到一塊“田”里,把所有的“青菜”都吃光了。
它們吃飽了,打了個嗝,又繼續(xù)旅游。它們到一座“小山”的山腳下,爬呀爬呀,爬到了“山頂”,突然小山倒了,壓死了一只蝸牛,其他的蝸牛排成一隊,好像在說:“帶頭的,你死了,我們不知道該往哪走啊!”于是,我把蝸牛放回臉盆,把臉盆放在小水池里,用一根木棒把臉盆弄得東搖西晃,蝸牛們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好像在說:“我頭暈了,快停下來!”我把臉盆推到水池的邊上,蝸牛們立刻爬了起來。突然,媽媽叫我去吃晚飯了,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去吃晚飯了。讓蝸牛旅游可真有趣!
今天終于雨天了,我迫不及待去草叢找蝸牛。在草叢里、墻角邊我翻翻找找,過了多久,終于找到了一只小小的蝸牛。
這只蝸牛大小不到一個指甲蓋。一雙眼睛長在觸角上,像長在觸角上的裝飾品,兩根觸角不停搖搖晃晃,好像在探路。要是你的手碰到它的觸角,它會立即把頭縮回殼里,你看它的膽子是不是很小呢!嘴也長得很小,但科學(xué)書上說,它有22500顆牙齒呢,真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
蝸牛吃東西很有趣!吃樹葉時,它先把頭伸到葉片上,再在葉片的中心咬一個圓形的洞,然后它又圍著洞一圈一圈往外吃,好像走迷宮,有趣吧!
蝸牛爬行很慢,要不人們怎么經(jīng)常嘲笑動作慢的人說,你的動作簡直比蝸牛還慢。
可是,你不要以為蝸牛沒用哦!其實它可有本領(lǐng)了,特別是逃生本領(lǐng)。即使你把它放進(jìn)一個密封的硬紙板做的盒子里,它也能利用神奇的22500顆牙咬破盒子,逃出去。它還能背著比自己重的殼走,走到哪,哪是家。不怕風(fēng),不怕雨!
你們說蝸牛厲害嗎,如果你對它感興趣,那你也趕緊去觀察觀察吧!
科學(xué)課上完后,科學(xué)老師給我們每四個同學(xué)養(yǎng)了一只蝸牛。科學(xué)老師告訴我們蝸牛是用腹足爬行的,爬行的速度非常慢。我們經(jīng)常用"像蝸牛爬一樣"來形容人們做事做的非常慢。
我仔細(xì)觀察了我們的蝸牛,它的身體上長著許多的皺紋,它的殼很硬,它的身體非常柔軟,是白色的。當(dāng)我們要抓起它時,只要碰一下它的眼睛,它的身體縮起來后就容易抓了。當(dāng)蝸牛睡著的時候,你只要往它的`身上澆點水它就會慢慢蘇醒過來。我們把它養(yǎng)在教室的放圖書的臺子旁,它總是趁你沒注意的時候爬到我們班的背書記錄紙上,爬到汪亦陽的二胡盒子上,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豹子",因為它是我們班蝸牛里短跑冠軍,它是不是很厲害呀!只要一節(jié)課的時間它就會"越獄",爬到玻璃上,下課后同學(xué)們馬上把我們的蝸牛抓下來放進(jìn)它們窩里去。我們拿來青菜給它吃,它吃東西時要將整個身體壓在上面,吃得很慢很慢。
從這次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蝸牛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慢的,怪不得人們用"蝸牛爬"來形容人們做事做得非常慢。
為了給星期二的科學(xué)課做準(zhǔn)備,爺爺幫我捉來了四只蝸牛,我把它們養(yǎng)在一次性杯子里。
做完作業(yè),我拿出蝸牛,仔細(xì)地觀察起來。這些蝸牛的殼是淡褐色螺旋形的,上面還有各種深色的花紋,可漂亮了。蝸牛的身體是淡灰色的,分為頭部、腹部和尾部,頭部有一張圓圓的小嘴和兩對長短不同的觸角,兩只小小的眼睛就長在那對長觸角的頂端。
我把這四只蝸牛按從大到小編了號,把一片菜葉架在杯口做誘餌,讓四只蝸牛從杯底比賽爬高。其中二號蝸牛爬得最快了,一眨眼工夫就爬到杯口了。可是不知怎么了,它不吃菜葉,反而掉頭向杯底爬去,把第一名拱手讓給了后來居上的四號小蝸牛。
蝸牛爬“鋼絲”比賽就更有趣了。我把四只蝸牛依次放在細(xì)線上,那只一號大蝸牛可能身體太重了,一放到線上就掉下來了,根本就沒法參加比賽。于是,那三只蝸牛展開了激烈的比賽。它們用腹部和尾部緊緊地裹住細(xì)線,扭轉(zhuǎn)身子慢慢地向前挪。又是那只二號蝸牛遙遙領(lǐng)先,把兩個對手遠(yuǎn)遠(yuǎn)地甩在了腦后。看來,二號蝸牛還是個“運(yùn)動健將”呢!
啊,多么可愛的小蝸牛呀!
11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的科學(xué)課上我們要學(xué)習(xí)蝸牛這一課,老師就帶著我們一起到草叢里捉蝸牛,我捉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蝸牛。
可是,蝸牛已經(jīng)冬眠了。我怎么弄它,它也不動,我就把它殼上的白膜捅破,然后放到?jīng)鏊锩?,不一會,它就蘇醒了,伸出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
蝸牛的兩對觸角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我?guī)е@個問題做了一個實驗。我撿了一根樹枝,放到了蝸牛的前面,它先用長的觸角試探性地朝前探了探,又縮了回 去,這樣反復(fù)了好幾次,才慢慢地往前爬,我很快就知道了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可短的觸角我還是不知道它的作用。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來,只好去問老師了。 老師告訴我,因為蝸牛沒有鼻子,所以短的觸角就代替鼻子的作用。我回到原來的地方,在蝸牛前面放一小片白菜葉,它慢慢爬到白菜葉上,用短的觸角聞了聞,覺 得沒有什么奇怪的味道,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我終于明白了長的觸角和短的觸角的作用了,原來長的觸角是蝸牛的眼睛,短觸角是它的鼻子。
這節(jié)課我真高興,因為我又懂得了一個新的科學(xué)知識,其中一部分還是通過我自己的觀察實踐獲得的。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