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書筆記(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紅樓夢》讀書筆記1秦氏是寧府蓉大奶奶,平時待人友善,對下人不但不擺架子,而且憐貧惜賤,慈老愛幼,頗得人心。如今她去世了,葬禮舉行得隆重盛大,不但有和尚尼姑作法,而且有八方賓客趕來,送殯隊伍更是浩浩蕩蕩,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許多下人哭得很慘,有的甚至自尋短見。(師曰:這是因為她看到了可卿與公公的丑事,不死也得死)
相反,如果一個人我行我素,做事橫行霸道,處處與群眾作對,那他一定會遭人痛罵,臭名遠揚。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道理。
秦可卿剛剛因為積慮成疾而死,然而送殯路上,秦鐘也因為受了風寒,調養(yǎng)不當,又被挨了一頓打,最后也死了。就這樣,寧府失去了一個好奶奶,寶玉也失去了一個好知己。
生老病死,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秦可卿和秦鐘作為好人,應該多活幾年才是,偏偏這么早就去世了,無疑是一種遺憾。
或許,這就是命。
可是,命運為什么如此不公?王熙鳳這種人,什么壞事都干,還干得成功,而且心安理得。
《紅樓夢》讀書筆記
《紅樓夢》第三回講了3件事:第一件事是賈赦看上了鴛鴦,要取鴛鴦,鴛鴦不愿意。第二件事是香菱用心去鉆研詩集。第三件事是賈璉在外偷取尤二姐。被鳳姐發(fā)現了。
讀到賈赦逼鴛鴦嫁給他,鴛鴦不愿意,要剃頭做尼姑。頓時,我明白一個道理:勉強別人做他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大多時候是不可能辦到的。只要讓他人心甘情愿才可以辦到你所想讓他人做的事。
我很喜歡香菱。因為他喜愛讀書,愛鉆研。這樣不正是我們所需要具備的精神嗎?香菱讀完一本書,便又找黛玉換另一本書鉆研。這就是我喜歡她的原因。
賈璉在外頭取尤二姐,以為不會被人發(fā)現,可是最后還是被鳳姐發(fā)現了。不過鳳姐也真是的,表面對尤二姐很好,可私下卻罵她。尤二姐受不了這樣的折磨,最后死掉了。鳳姐表里不一啊!
《紅樓夢》讀書筆記2很遺憾,直到這個年紀才完整的看完了一遍紅樓夢。起初很擔心自己讀不下來,但一開始就被小說的情節(jié),人物塑造,和優(yōu)美的詩詞吸引了,曹公的書果然不能錯過。原來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看紅樓夢,還有那么多紅學家研究紅樓夢,一本小說而已。 看完才知道,里面值得研究的東西太多了。小說并沒有多少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大都是寧榮兩府家長里短的瑣事。小說里的詩詞優(yōu)美, 可以單獨寫成一本書了,唯一的遺憾是曹公沒有完成作品就故去了。 后二十章雖然是按照小說的發(fā)展路線來走,但讀起來總覺得少了點兒什么。
這本小說就是古代封建大家庭的縮影,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女人都很有才,說一不二的賈母,善于察言觀色的鳳姐,而相對來說男人有些無能。 在封建禮教下的社會,女人掌權會有很多的弊端:首先, 在封建社會女人是不能接受教育的,像賈母、鳳姐能夠掌權管家完全是靠天賦;其次,在封建社會女人是不能隨便出門的, 出門辦事必須找男人,這就導致了權利的分散及里外的信息不對稱。這也是兩府日益衰敗的一個原因。
《紅樓夢》讀書筆記3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平兒精明,有人送錢來,機警地避開了賈璉的視線,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
賈璉的奶媽也知道辦事的竅門,有事找鳳姐才辦得妥:“從此我們奶奶作主,我就沒的愁了”
鳳姐的事瞞著賈璉,賈璉的事她卻參和參和,賈蓉賈薔原是好兄弟,兄弟二人又與鳳姐要好,鳳姐自然是要幫說幾句話撐腰。既幫說了話,便可以做順水人情,推薦兩個工仔,立即就解決了賈璉奶媽剛才所求的事。蓉、薔兩兄弟想借機打點賈璉夫婦,賈璉夫婦都在小字輩面前擺出一幅廉潔奉公的樣子。可見,不要貪小便宜,要貪就貪大的,同時還要因人而異,不能見好就伸手。
向秦鐘索命的鬼神也寫得活靈活現,寶玉運旺時盛,連鬼都怕。秦鐘遺言寶玉:“……以后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好好的一對朋友,轉瞬陰陽相隔。好朋友的臨終遺囑,都不能讓寶玉提起認真讀書,考取功名的勁頭!
《紅樓夢》讀書筆記4初讀《紅樓夢》時,并不能完全讀透它,只覺得有趣,對其中的內容也是一知半解。直到如今,我才稍微讀懂了它的意思。
我總是沉浸在書中豐富的詩詞文曲,性格各異的人物,精彩動人的描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而最讓我佩服的是曹雪芹的筆下總能寫出一個個鮮明的角色,而且他的文章雖淺,其意則深。似乎每個角色,每句話都深嵌我心。
每想起有著世外仙姿的林黛玉,我的腦海里就映出了一個“兩彎似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比較多一竅,病若西子勝三分的女子。她才華出眾,貌比西子勝三分,只可惜從小得了病,骨子里終是透著柔弱,而疼愛她的母親也去世了,她只得寄人籬下,才使得她有了多愁善感、郁郁寡歡、多疑的性子。她一心愛著寶玉,怎料來了個寶釵,拆散了他們。
黛玉最終也含恨而終。其實,是黛玉心中積太多的怨恨,雙親不在身邊使她從小便是孤寂的,當她遇到寶玉,又在懷疑寶玉對她是否真心,每每看到寶玉與別的女子一起,黛玉就會獨自垂淚,所以才有了精彩的“黛玉葬花”,假如她自幼是個健康快樂的姑娘,那么結局局將會改寫。讓我們不得不為這個“空葬落花徒自憐”的姑娘嘆惜。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栽,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似笑,即嗔視而有情。這個如畫的少年便是賈寶玉,他一出生便是與眾不同的,一落胞胎嘴里便銜下了一塊通靈寶玉。他是賈母的心肝寶貝,是賈政眼中的紈绔子弟,是姐妹眼中的“混世魔王”,更被稱為情癡情種。他生在貴族,表面風光無限,但沒有人會注意到他心里的悲嘆,后人稱他為“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钡麉s是最大徹大悟的人,成則公候,敗則寇。若他真是風流人物,那府上那么多丫頭,為何他只癡于黛玉一個?縱使有十個比黛玉美的女子,他也只會看上黛玉吧,那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是無人可以代替的。他一直深愛著林黛玉,最后卻與寶釵成了親,自己深愛的人也離開了人世。到頭來,都是荒唐夢一場。
而薛寶釵,芳華冠絕卻空閏獨守。寶釵的為人十分謹慎、周全與小心,只因她出身不高,只得靠后天的努力,怎知招來后人罵言。她本無心介入寶玉與黛玉之間,可為了母親,她不得不如此,最終拆散了才人佳人,落了空守房。
《紅樓夢》讀書筆記5賈寶玉是《紅樓夢》主要中心人物。作為榮國府嫡派子孫,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絳,系著一塊美玉?!?……此處隱藏12320個字……極其華麗的婦人,不急不慢地邁著步子邊笑邊走的畫面。賈家的富貴奢靡書中從未有圖畫描述,但僅從描寫的人物著裝,菜宴,作息一角就可以聯想出整個榮寧二府的富麗堂皇。
又過了幾年重溫,書中幾百號人的輪廓逐漸鮮活明晰起來,寶玉不只有頑劣,還重情誼。黛玉不僅是柔弱,更有近乎消秋的悲觀,王熙鳳在精明潑辣的面孔之下,隱藏著好賣弄才干,唯利是圖的影子……每個角色都帶一點“黑色”,反而更加真實,貼近生活。在光輝、其樂融融的賈府中,充滿著黑色的七情六欲使它一點點地衰亡,在黑色的社會中,封建的巨手壓著人們釀成一件件悲劇。再錯綜復雜,千頭萬緒的種種事件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大大小小的伏筆線索的疊加,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是可以預見的。它需要反復細品,在云霧中不斷挖掘,將一個個事件點穿成發(fā)展線,最后聯成封建社會悲劇命運的網。
讀完《紅樓夢》,我明白了,一本好書能經得住時間的沉淀,值得細細品味。越往深處挖掘,東西越珍貴。
《紅樓夢》讀書筆記12《紅樓夢》是古典小說史上的巔峰巨著,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文學藝術頂峰。這本書展現了廣闊的社會現實生活,生動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淋漓盡致的反映了一個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高度結合的偉大杰作。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以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紅樓夢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傳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情重多心的林黛玉,喜歡扎在女孩子堆里,不愛讀書的賈寶玉,穩(wěn)重老練,嫻靜可愛的薛寶釵,善于算計,媚上欺下的王熙鳳。閱讀紅樓夢對提高我文學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tài)人情,值得我們去反復品味,咀嚼一生。書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圖,讓我對書中涉及的相關背景知識還有每篇文章所蘊含的哲理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讓我親身體驗了那個時代絕美的愛情和深刻的社會現實。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摈煊竦那榍椋瑢氣O的冷情,讓多少人為之感嘆!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
《紅樓夢》讀書筆記13《紅樓夢》對任何一個人物的描寫都顯得格外的細膩,格外的重視,特別是在第三回之中,人物描寫不但多,而且恰當,恰如其分地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
在對迎春,探春,惜春的描述中,作者寫道“第一個肌膚裸露,和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年紀尚小,身量未足?!睋]揮幾筆,把三姐妹外貌描寫得出神入化。而對賈寶玉的描寫又多了幾分大氣,“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白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結長穗宮絳……”從外到內,從上到下,從粗到細,都把人物的外貌,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再說薛寶釵的,“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鬢兒,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如此描寫真把人寫活了,這是令我感受深刻的地方。
《紅樓夢》讀書筆記14紅樓里每個人都是那時受傷害的人,所謂: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雪芹先生不會只是想寫寫“ 往年人事傷心外”,空做感懷舊人舊事而已。管他人事如夢,世事如夢,說到底,按照《紅樓夢》的說法,凡人在人世間走一遭,只不過是做了一場夢罷了。人生的悲劇性早已注定,只剩下各種鮮活的人性在那個社會里扭曲掙扎而已。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紅樓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體,悲劇的結尾更有藝術的高度,盡管太悲劇了中國人是受不了的。以黛玉為例:這世上每個人都有他的來龍去脈,每個人都有他的酸甜苦辣。為什么黛玉卻那樣牽人衷腸,甚至有人心甘情愿為她而死呢?她究竟美在何處、動人在何處?原因很多,但黛玉具有一種悲劇美無疑是最首要的原因。她寄人籬下,處處要看人眼色,為了保護自己,她不得處處小心。她不允許自己的愛情里摻雜著一絲雜質,勇敢地追求“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訣”的境界,所以她的愛情之路從一開始就坎坷跌撞,直到后來含憤死去,用生命去祭愛情之魂。套用一句俗話:真正的悲劇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為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悲劇就因為它的悲情,才能愈發(fā)的打動人。
大觀園女兒們“千紅一哭,萬艷同悲”,悲至極,于繁華過盡之處,只剩下一片焦土。我在這里也給他們默默唱著挽歌。和現代社會相比較,不管在何時何地生活的人都有其不幸,有其大幸,所謂俗世沉浮,而結果大異,“亦有幸有不幸爾”,用在這里也許不大恰當,只求取其意。平心而論,我對紅樓的體會感悟是很淺薄的,這里把有感而發(fā)的一些體會隨意擷取一些,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期能起拋磚引玉之效
《紅樓夢》讀書筆記15文字在人間彷徨,尋不到歸處的天堂,記錄的是不能被遺忘的過往。
——題記
那博大而精深的五千年中華文化,常使我擊節(jié)而贊,那沉淀了無數個春夏秋冬的文學藝術蘊含著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我。自此,我心中升騰起一個夢想:有朝一日,我能夠走進文學殿堂。
書承載著千年的文化,蘊含著無盡的智慧。我喜歡讀書,喜歡去欣賞文字別樣的乾坤。
在陽光與荊棘的陪伴下,我漸漸長大,漸漸讀懂了李清照的婉約,李白的豪放,朱自清的柔美,魯迅的犀利,馬克吐溫的詼諧。漸漸地愛上了聆聽這些高貴靈魂的歌吟。常常手捧著書,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品讀他們的文字。
古今無數文人墨客用筆端的文字傾吐他們的情感,向我們展示他們的精神境界。那柔情似水浸沒在水墨之間的婉約女子李清照,向世人展示了她“留得清高照塵寰”的豪氣;那狂放不羈、飄逸豪邁的酒中仙李白,向世人揮灑出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那個棄醫(yī)從文,想要拯救中國的愛國志士魯迅,用一支筆寫盡了人間的悲情苦難,他用他的思想斗爭譜寫了他灼熱的愛國情懷。漸漸地,我愛上了那隱藏在文字背后的精神之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李清照想要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與愛人長相廝守;李白想要把他滿腔的熱情和才華盡情展現,譜寫出盛唐的最強音;而魯迅想要在這場思想斗爭中爭取勝利,想用他那支筆拯救這世態(tài)炎涼的中華大地。我也有一個小小的夢想,有著對崇高的向往,想要去收獲一份燦若朝陽的理想。這個藍色的筆記本承載著我年輕的夢想,記錄著我的青春歲月。我喜歡,有一個文學夢,所以它是我最佳的練兵場。我把自己17歲的憧憬,18歲的夢幻,19歲希望全部傾吐在筆記本里,我用自己稚嫩而執(zhí)著的筆書寫著我的故事。
雖然我沒有斑斕的翅膀(過硬的文字功底),我依然有破繭而出那一瞬的動人(青春歲月的美好),我依然會用并不曼妙的舞姿(不算華美的文章)歌頌這個美麗的世界。
我只是想進行一次嘗試,去扣扣文學殿堂的大門,希望能在文學殿堂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用我手中的筆勾勒出生生命別樣的風貌,譜寫出青春別樣的精彩。紅樓夢讀書筆記800字
文檔為doc格式